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專題——科技篇
中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進入神舟五號。 (CFP圖片)
2016年6月11日下午5時38分,「神舟11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CFP圖片)
「 嫦娥四號」傳回的月背影像,這是人類第一次一窺月背的神秘面紗。 (互聯網圖片)
2017年5月5日,首架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成功首飛。(CFP圖片)
AI人工智能已被全世界多個國家列為戰略性重點發展領域。(CFP圖片)
2018 年8 月8 日,「復興號」列車在京津城際鐵路上恢復時速350公里運營。(CFP 圖片)
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周志華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AI能夠將人類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資料圖片)
如果將70年的時光,放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之中比較,或者是與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文明相比,70年恍如滄海一粟。不過,從科技發展的歷史上來看,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科技發展成就,絕對可稱為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載人航天、C919國產大飛機、「天眼」、全球第一的超級電腦、5G、AI等一項項傲人成績,讓中國實現從追趕、比肩到領跑的超越,不但成為世界矚目的科技強國,也確確實實的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
從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列車半日往返千里,到首台千萬億次計算能力的「天河一號」,到5G開啟商用,半秒下載一部電影,憑藉著科技發展,今日的中國一小時能創造百億國內生產總值、生產1.5億斤糧食、處理600萬件快遞,這樣的「中國速度」,仍在不斷創造奇蹟。(採訪、撰稿:李袁木、李世達)
與70年前相比,中國科技創新面貌發生歷史巨變。新中國剛成立時,是個八成人口不識字、糧食自給自足有困難的國家,在提升教育、發展經濟的同時,中共中央於1956年批准了《12年科技發展遠景規劃》,標誌著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1958年6月,中國第一座實驗性原子能反應爐在北京郊外建成,1964年10月16日,中國試爆第一顆原子彈,兩年多後的1967年,試爆了第一顆氫彈,緊接著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升空,新中國完成了「兩彈一星」的成就,成為繼前蘇聯、美國、法國與日本後,第五個能夠獨立研發並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300次發射「 長征」星辰大海
第一顆人造衛星飛上天之後,太空對中國人來說仍然是個遙遠的夢,但靠著雙手算出精確軌道、從研究室到試驗基地,中國在大漠風沙之中創造出屬於中國人的太空科技奇蹟。70年來,從「東方紅一號」到「墨子號」, 從「兩彈一星」到北斗系統服務全球,「嫦娥四號」傳回人類史上第一張月背影像,中國人實現了長久以來的夢。
今年3月10日,長征三號乙火箭托舉「中星6C 」衛星升空,這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300次發射。回顧過去,長征火箭第一個「100次」花費了37 年,到第二個「100 次」只用了八年,第200次到第300次,更只用了四年,長征系列火箭象徵中國人對星辰大海的征途,還將繼續帶領中國探索火星、完成空間站建設的使命。
關注百姓生活需要 不斷攻克難題
除了仰望星辰,中國科技發展更重要的目的,是照顧百姓生活的實際需要,其中,餵飽廣大人口就是第一個重大問題。1958年,中國農技人員與農民結合,開展各種糧食作物的雜交育種試驗。湖南農學家袁隆平,於1966年發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研究,其後雜交水稻被列為重點科研項目,經過上千個品種上萬次的試驗,1973年袁隆平及其團隊,首次育成三系雜交水稻,將水稻畝產量由300公斤提升到500公斤,正式宣告配套成功。
近五年來,中國共育成通過審定的超級雜交稻組合60個,中國一半以上的水稻都為袁隆平的雜交品種,袁隆平的研究,不但解決了中國人糧食安全問題,也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運用,為解決世界糧食安全及短缺做出卓絕貢獻。
除了袁隆平,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榮譽的屠呦呦,則為全世界攻克了瘧疾難關。1969年,屠呦呦被任命為北京中藥研究所523項目組組長,負責在傳統中醫藥文獻和配方中尋找對抗瘧疾的物質,在2000多種抗瘧藥方中,鎖定青蒿提取物,又從晉代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中得到靈感,進而以乙醚萃取黃花蒿,經過一系列純化,獲得青蒿素,挽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高鐵成網 AI+5G引領未來潮流
新中國在科學科技方面的成就,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中國在科技創新上的不斷趕超,體現了自強奮進的民族精神。
2008年設計時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際鐵路開通,中國正式進入高鐵時代,至今短短十餘年,中國高鐵里程已達30,000公里,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二,也成為世界上唯一高鐵運行成網的國家。
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創新的頂層設計,將創新作為引領新發展的第一動力。透過創新推動,過去20年來,中國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等,已成為國際巨企,電子支付、共享經濟等發展模式得到全球推崇;在5G技術上,中國「智造」仍是各個國家的第一選擇,網路基礎設施能力不斷提升,電子信息製造業向高品質發展邁進。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AI)領域是引領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關鍵戰略性技術,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在AI領域飛速發展,全球AI創業公司融資比例以中國為最高,中國的相關專利數量也超過美國,快速倍增。在剛剛閉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5G+AI的種種應用亮相,萬物智能與萬物連接相互補充配合,不但是建設智慧城市標準組合,也是未來行業變革的提前預告。在5G與AI領域的科技發展上,中國站在更加有利的起跑位置。
AI技術革命解放勞動力 周志華:各行各業都會用上
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已被全世界多個國家列為戰略性重點發展領域,對於一個國家在經濟、科技與創新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周志華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AI 是一種「使能」(enabling)技術,一定程度上可以拿它和蒸汽機做比較,蒸汽機技術革命將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而AI技術革命可望將人類從一些重複性比較強的簡單智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任何一個領域都會用上AI技術,僅是或多或少、或早或晚的區別。
國際上,AI在1956年已成為學科,中國的起步相對較晚,一直到改革開放後才開展研究工作,而與國際的接軌則是要到近十年來。若從學科貢獻的角度而言,中國仍不能與美國、歐洲或日本相比。但另一方面,從近幾年的發展上來看,中國的發展提升速度無疑是世界第一,與先進國家的差距快速縮小,某些局部領域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地位。周志華認為,中國的AI 實力,大致處於僅次美國的第二梯隊位置。
對於AI會否導致大量失業的問題,周志華認為,任何一次真正的技術進步,都必然導致某些職業消亡,例如蒸汽機的出現使得馬車伕這樣的職業消亡了,但出現了卡車司機的職業。他稱,會不會導致大量失業,要取決於能否給勞動者提供必要的職業轉換技能培訓,而這是政府部門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