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79億 到90萬億

經貿發展70年 貨通四海 再造世界
01/10/2019
36372
收藏
分享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專題——經貿

由鄧小平主導的改革開放方針,開啟了新中國的黃金時代。 (CFP圖片)

70年來,中國人憑藉著自己的雙手實現脫貧致富、由弱轉強的巨大變化。 (CFP 圖片)

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巨大的牽引力量。 (CFP圖片)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艷華表示,中國經濟漸進式的發展有助積累經驗、增強韌性。 (李世達攝)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經濟規模不斷擴大、農業生產不斷提升、工業製造走向高端、服務業呈現多元繁榮以及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隨著綜合國力與日俱增,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大幅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也得以顯著增強。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改革,既貢獻了中國智慧,也展現了大國擔當。(採訪、撰稿:李袁木、李世達)

新中國誕生時,經濟基礎極為薄弱。195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僅為679 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均GDP 為119元。經過長期努力,1978年GDP 增至3,679 億元,佔世界經濟比重為1.8%,居全球第11 位。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2000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超過意大利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2010年達41萬2,119億元,超過日本並連年穩居世界第二。2018年更是達到90萬0,309億元,佔世界經濟比重接近16%。2018年人均國民總收入達9,732美元,高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人均GDP 也升至9,780 美元,逼近10,000 美元大關。

財政收入大增 外匯儲備世界第一

建國初期,我國財政十分困難。1950年全國財政收入僅62億元,1978年增至1,132億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財政收入大幅增長,1999年首次突破10,000億元。進入新世紀後,財政收入實現連續跨越,2018 年更是達到18 萬3,352 億元。1951 —2018年全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5%。

上世紀50 —70 年代,我國外匯儲備相當緊張,1952年末外匯儲備只有1.08億美元,1978年末也僅為1.67億美元,居世界第38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匯儲備穩步增加,2006年末突破一萬億美元,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末,外匯儲備餘額為30,727億美元,已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

三次產業由弱轉強 協同發展

建國初期,我國農業生產基礎單薄,糧食產量較低;工業部門單一,只有採礦業、紡織業和簡單加工業,大量工業產品依賴進口;服務業發展更是相對緩慢。後來條件不斷改善,技術不斷進步,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不斷提升,糧食總產量由1978年的30,477萬噸增至2018 年的65,789 萬噸,耕地灌溉面積由1952 年的1,996萬公頃擴大到2018年的6,810萬公頃,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發展進入騰飛期,2012 年工業增加值比1978 年實際增長38.2倍。

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生產能力日益增強,並逐步向中高端邁進。

2013—2018年,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11.7%和9.5%。我國已成為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製造業增加值自2010年起穩居世界首位。服務業領域,1952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僅為195 億元,到1978年也只有905 億元。改革開放以來,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成為保障就業、穩定經濟的重要力量。201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469,575億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51.0 倍,年均增長10.4%,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

國際經濟影響力日益彰顯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與世界的經濟交往較少。上世紀50年代,與前蘇聯東歐國家一度開展交流。70年代,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後,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交往明顯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融入國際社會,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參與國際經濟合作。2003年以來,我國與亞洲、拉美、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先後建設自貿區,目前已與25個國家和地區達成了17個自貿協定,促進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互利共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並倡導建立亞投行,以促進亞洲經濟發展、推動全球金融機制改革,並先後舉辦APEC和杭州G20峰會,為亞太以及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平台、聚集智慧、傳遞信心。

回首70年,中國經濟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由弱轉強,從以農業為主到三次產業協同發展,從封閉落後、自給自足到開放自信、融入全球。堅持改革開放和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是中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也是未來發展的基石。在全球化大浪潮中,中國經濟將面臨新的考驗和挑戰,而新一輪的改革開放也必將帶領中國經濟邁向下一個高峰。

對外貿易突飛猛進 中國經濟展現極強韌性

新中國成立至今,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牽引力。從1950年貨物進出口額僅11.3億美元,到2018年超過4.6萬億美元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中國逐步成為貿易大國。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艷華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從宏觀意義講,中國外貿發展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一是改革開放,二是加入WTO,三是全球化。改革開放讓中國擺脫了跟全球經濟的隔離狀態,入世令中國跟國際接軌,而全球化帶來了外資企業。

服務貿易結構不斷優化

毛艷華指,貨物貿易方面,我國從依賴出口和追求貿易順差導致產業創新能力不足,處於價值鏈末端,到如今貿易結構不斷優化,重視以技術創新和品牌設計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服務貿易領域,我國跟全球唯一一個服務貿易逾10,000億美元的美國比還有很大差距。以前集中在傳統領域,比如旅遊和運輸等,缺乏金融、保險等知識密集型行業。如今我們在通信、軟件和信息技術等方面逐漸展現優勢,這說明國家的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政策取得了不錯成效。

自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先後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合作協議。毛艷華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在中國貿易發展中具有獨特條件。港澳是自由港,珠三角是開放前沿地區。深圳港、香港港和廣州港都位居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10。粵港澳地區在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推動國家貿易增長方面作用還是很明顯的,而且廣東地區「一帶一路」貿易增長速度比整體貿易要快。

亞投行為多邊治理體系提供典範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又一重大倡議。毛艷華指,亞洲地區基礎設施未來投資缺口很大,每年高達1.5萬億美元。現有國際金融體系融資平台遠滿足不了,亞洲開發銀行一年也就幾千億美元。中國倡導成立亞投行抓住了關鍵一點——基礎設施和公共產品方面發展中國家非常缺乏。所以,亞投行的成立不僅是對「一帶一路」的支援,也提供了多邊治理體系的典範。

自貿區是國家開放型經濟試驗田

自貿試驗區的目標是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功能是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及發展新途徑,核心任務是制度創新,因此自貿區對於我國經貿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毛艷華稱,過去五年我們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自主性、開放性的經濟體制,尤其在投資管理、負面清單、貿易便利化以及跨境金融等方面。他認為,自貿區下一步目標是實施差異化的制度創新探索,成為我國未來開放型經濟的試驗田,為新一輪改革開放進行壓力測試。

對於國家提出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對標世界一流灣區發展,毛艷華分享了自己考察紐約灣區的體會。他認為,灣區經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級型態,也是現代市場經濟實踐最完美的地方。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通過法律、契約、信用來保障市場機制的有效性,這也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追求的目標。紐約灣區對於我們的啟示就是要更好地發揮市場的機制作用,重視培育人文素養,不斷完善法律體系,更要有市場化和國際化的環境。

過去70年,中國經貿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但不管困難有多大,中國始終都能穩紮穩打、克服難關,體現了極強的韌性。究其原因,毛艷華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促進了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上升,國家抗風險的能力自然就會增強。第二,在尊重市場經濟體制高效配置資源的同時,我們沒有忘記發揮政府的積極宏觀調控作用。這個是我們的發展特色,事實也證明中國這種發展模式非常有效。許多西方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都是認可這一點的,比如斯賓塞等。

第三,中國是大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我們在漸進式發展調整方面有自信可以依賴梯度和韌性。比如,沿海勞動力成本升高,出口導向模式發展遇到瓶頸,產業就可以轉移到中西部或者其他地方。這就是大國經濟的典型特徵,保證了我們的產品可以在全球中一直具備競爭力。像亞洲四小龍與日本,很快就發展飽和,再也沒有空間。第四,我們推行漸進性試驗探索,像早期的經濟特區,後來的開發區和保稅區,現在的自貿區等等。經驗積累和模式探索對於中國經濟的韌性也非常重要。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