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江門同鄉會舉辦大灣區經濟民生研討會,一眾嘉賓學者以及參加的中學生合影。 (梁雄業攝)
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兼教授肖健華表示,江門旅遊發展整體比較落後,能與澳門形成互補。(梁雄業攝)
澳門江門同鄉會主辦「合作·共享——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暨經濟民生發展學術研討會」上周五(6 日)下午在澳門大學演講廳舉行,邀請專家學者就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背景下,加強澳粵合作及建立互動機制等交流研討。澳門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余向軍,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長黃健武,文化局代表吳家寶,江門市委統戰部副調研員李仕華,五邑大學黨委副書記李靄康,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議員柳智毅、邱庭彪、麥瑞權、鄭安庭、胡祖杰,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澳門江門同鄉會會長甄瑞權、澳門江門青年會理事長夏俊英等出席。
甄瑞權指出,澳門是大灣區西部唯一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後,澳門的「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定位跟濃厚和淳樸的澳門社團文化有關,期望可借助是次研討會,打造澳粵深入合作交流的高水準互動平台。
陳溥森稱,研討會討論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加強灣區城市合作、共享發展等,期望藉此形成共識,為粵澳經濟、文化發展助跑,加強兩地經濟及文化建設的交流。夏俊英期望論壇未來有更多高校、團體、專家參與,向大灣區各政府提交具建設性、接地氣的建議,推動特區經濟持續發展、居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
與會學者、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兼教授肖健華表示,江澳旅遊合作具有迫切需求,其中江門旅遊發展整體比較落後,主因是缺乏巨額資金、管理方法落後、缺乏高層次旅遊人才,及不夠國際化,而這些正好與澳門形成互補。
另一與會學者、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兼持續進修中心主任劉丁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是推進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人才發展的重要關鍵,然而高等教育機構於學位教育方面限制較多,當中細節如人員流動的簽證、交通、語言,以及兩地經濟發展差異等,仍需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