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原水與珠海同源,均來自磨刀門河口,每逢冬春季節,海水自河口向上游倒灌,使河道水體變鹹,形成鹹潮,影響供水質量。在2011年,粵澳兩地簽署《粵澳供水協議》,在珠海建立竹銀水庫,擴大儲水量,緩解鹹潮。故此,近年鹹潮對本澳影響已極微,過去五年,本澳自來水鹹度,一直處於優質的綠色低鹹度級別。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每年均會預早制定枯水期的鹹潮應對措施,提前檢視珠海市各水庫,儲水量是否到位,再部署泵站的調度和蓄水計劃。現時,水量調度和部署已經非常成熟。她表示,由於最近幾年,西江枯水不太嚴重,加上鹹潮應對措施奏效,故本澳均能安全渡過枯水期,但她期望,市民不要因鹹潮影響已極微,而浪費食水,應持續珍惜食水及養成節水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