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布輕軌氹仔線將於年底通車,氹仔區居民未來出行或將以「輕軌為主,巴士為輔」,然而,面對即將來臨的新型公共交通模式,目前仍有不少問題有待當局處理。
其中由於輕軌車站閘機早期購買,所以未能支援澳門通,出現乘客手持澳門通,仍要先到售票機用澳門通買票,事件引起社會回響。輕軌是本澳新型的交通工具,通車後如何做好各種配套安排,成為當務之急的問題。
輕軌氹仔線將於年底通車,根據輕軌氹仔線及車廠項目資料,輕軌氹仔線全長約9.3 公里,共設11個車站,服務範圍覆蓋氹仔巿中心的主要住宅區、舊城區及旅遊區,並串連本澳海、陸、空三個重要口岸。目前各車站正陸續安裝各項指示、告示牌等,惟近日卻被揭輕軌入閘只能使用代幣和輕軌卡,市民乘搭前需使用澳門通或現金購買代幣和輕軌卡,被網民取笑買輕軌車票猶如「太陽能電筒」,極之不便。
雖然運輸工務司司長早前表明任內首要任務是讓輕軌盡快通車,目前無法解決以澳門通入閘的問題,但輕軌即將成為本澳新型交通工具,相信吸引不少居民和旅客使用,故不能讓「年底通車」只起標誌性作用。綜觀世界各地城市,都是通過地鐵、公共巴士等集體運輸工具以無縫對接的方式,建成一個完整集體運輸網絡,本澳亦必須盡快做好輕軌與巴士之間的接駁互補等各項配套,制訂最佳轉乘方法,提升公共交通營運效率。
澳門輕軌足足花了十多年時間才能通車,過去已背負著工程嚴重超支、延誤、政府監管不力等多項罪名,輕軌未來通車後,絕不能再重蹈覆轍,見步行步地規劃。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面對不斷增加的人口及旅客,單一的交通項目無法解決整體交通問題,目前澳門需要的,是一個有效、高度整合的,以城市總體規劃為基礎的整體交通政策及規劃,否則興建再多的輕軌也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