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表示,關於主教山景觀視廊保護方面,當局已吸納公開諮詢所收集的相關意見。
對於東望洋斜巷超高「爛尾樓」方面,蔡健龍稱,至今文化局沒有收到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不同的看法。
文化局於今(6日)日下午舉行「文化局出席世遺大會工作通報」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月出席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情況。
關於東望洋斜巷超高「爛尾樓」問題,文化局代副局長蔡健龍稱,東望洋斜巷18-20號地段樓宇項目維持現時樓宇高度,在不加高的前提下完成餘下之外牆及室內工程之情況,同時建議有關項目日後拆卸重建時,須嚴格按照第83/2008號行政長官批示中的建築高度限制進行建設。他又稱,至今文化局沒有收到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不同的看法。
至於該樓宇項目的賠償問題,蔡健龍指,當局只對高度問題提出意見,有關問題可以找相關部門諮詢。
蔡健龍又表示,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同了特區政府於去年提交的保護狀況報告,並且通過了澳門歷史城區的決議。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澳門在《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的制定和完成方面取得了進展,而特區政府亦將加快推進《管理計劃》的相關工作。
在主教山景觀視廊保護方面,文化遺產廳代廳長蘇建明表示,在第二次公開諮詢期間,收集到很多不同的意見,包括景觀的高度、闊度及角度等問題提出規範,當局已經吸納相關意見,冀在今年年底完成編製行政法規草案。
此外,蘇建明又表示,為繼續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澳門將建設世遺監測中心,現時正積極籌備有關規劃研究及制定監測方案,透過智慧化及電腦化模式進行實時監測,使世遺建築的安全狀況獲得有效預警和及時處理。
(編輯:林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