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將於10月4日至30日舉行,昨日下午文化局在旅遊塔舉行發布會,公布活動內容。 (陳宇東攝)
文化局局長穆欣欣表示,本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新增粵港澳大灣區的宣傳板塊,歡迎灣區樂迷來澳享受音樂盛宴。 (陳宇東攝)
第33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將於10 月4 日至30 日舉行,文化局昨(30)日下午於旅遊塔舉行發布會,文化局局長穆欣欣表示,今屆音樂節以「器勢」為主節,設17項共22場演出,邀請到來自挪威、非洲及葡萄牙等地的樂團和音樂家來澳演出;今年在宣傳方面新增了大灣區宣傳板塊,以吸引灣區樂迷來澳欣賞。
穆欣欣致辭時表示,今年的澳門國際音樂節,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及澳門回歸20周年,因此安排多場音樂會,當中包括作為開幕的莫扎特歌劇《魔笛》(Die Zauberflöte)以及作為壓軸演出的澳門之子冼星海代表作《黃河大合唱》;同時「維也納愛樂樂團」再度來澳演出,而該場戶外音樂會將透過歐盟數十個成員國轉播,讓全球音樂愛好者能聚焦澳門,以此提升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內涵。
文化局盼吸引更多灣區樂迷
穆欣欣續稱,本屆音樂節的預算為3,100萬,較去年增3%,主要是因為演出場次有所增加,以及在宣傳方面增加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宣傳板塊,希望能在9+2的各灣區城市加強推廣,藉此能吸引更多灣區樂迷來澳欣賞。她又稱,音樂節亦為培養本地音樂人才積極搭建平台,讓本地人才能與外國音樂家同台亮相演出,從而能與國際水平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