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前總理於前晚11時11分在北京去世,終年91歲。 (法新社圖片)
1997年11月8日,李鵬視察三峽大壩。(美聯社圖片)
在李鵬的主導下,中國和英國、法國、美國簽訂協議建造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成為當時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來,中外合資最大項目之一。 (互聯網圖片)
1997年12月10日,李鵬與時任香港特首的董建華在北京見面。 (美聯社圖片)
1999年10月1日,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右二)和副主席胡錦濤(左一),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左二)、李鵬(右一)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國慶閱兵。 (法新社圖片)
新華社昨晚證實,國務院前總理、前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因病醫治無效,於前晚11時11分在北京去世,終年91歲。李鵬早年在電力系統工作,後連續出任兩屆國務院總理,主導建造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三峽工程等特大工程項目,被認為是「中國電力工業的傑出領導人」、「核電事業的重要開創者」。而在1989年政治風波中,官方指其採取果斷措施制止動亂,平息反革命暴亂,在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官方高度評價其一生,稱其逝世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損失」。
新華社昨日下午6時50分左右發布李鵬去世的消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發布訃告,形容李鵬為「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深耕電力系統
李鵬於1928年10月出生,為四川成都人,其出身革命家庭,少年時期受家庭影響,主動接受革命思想,於194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李鵬畢業於前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水力發電系,回國後晉身電力系統,歷任豐滿發電廠副廠長、總工程師,東北電業管理局副總工程師、調度局局長,阜新發電廠廠長。1966年,李鵬被調往北京,擔任北京供電局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間,李鵬曾受衝擊,後被平反。1979年,「文革」結束後,李鵬任電力工業部副部長兼華北電業管理局黨組書記。1981年,再升至電力工業部部長。同年9月,當時中國最大的水庫龍羊峽水庫遭遇1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李鵬赴災區指揮防汛,成功解決危機,獲得好評。次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水利部和電力部合併為水利電力部,李鵬擔任合併後的水利電力部副部長。
主建大亞灣核電站 三峽工程
1983年6月,李鵬任國務院副總理,分管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專案等工作。1986年,在李鵬的主導下,中國和英國、法國、美國簽訂協議建造大亞灣核電站,成為當時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外合資最大項目之一。
李鵬曾在日記中說,在1986年發生切爾諾貝爾核電站洩漏事故後,在廣東大亞灣修建核電站的工作遭到香港人的反對,一時鬧得沸沸揚揚。1988年4月,李鵬在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國務院總理。其任內推動備受爭議的三峽工程。1993年3月,在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他再次被任命為國務院總理。
對於他在電力事業上的貢獻,訃告稱,「他創造性地貫徹黨中央『經濟要發展 電力要先行』戰略,提出電力適度超前發展,推動我國在電站建設和電力生產、電網管理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是我國電力工業的傑出領導人、核電事業的重要開創者」。
出力平息1989年暴亂
訃告也提到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稱在以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決支持下,李鵬旗幟鮮明,和中央政治局大多數同志一道,採取果斷措施制止動亂,平息反革命暴亂,穩定國內局勢,在這場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積極貫徹鄧小平改革開放思想
訃告又指,李鵬積極支持、宣傳和貫徹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思想主張,擴大對外開放,布局建設一批國家重大專案,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他亦堅決貫徹中共中央關於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方針政策,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參與領導香港、澳門回歸各項工作。1998年3月,李鵬轉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直到2003年3月卸任,正式從官場退休。訃告最後形容:「李鵬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