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7月, 本澳迎來今年首個三號風球,意味著澳門已進入颱風季節。自從超強颱風「天鴿」襲澳造成嚴重人命傷亡後,澳門人聞「風」色變,可幸居民及政府已吸取這個教訓,這兩年陸續推出不同的民防措施,然而這樣還是不足夠的,加快防洪排澇建設進度,才是治水良策。
本澳連續兩年出現超強颱風,其中「天鴿」於2017年襲澳,掀起風暴潮,導致內港等沿岸低漥地區嚴重水浸,造成重大人命傷亡及財產損失,促使居民正視颱風危機,「天鴿」一役後, 澳門官、民痛定思痛,一同推動防災應災工作。至去年另一個超強颱風「山竹」襲澳,雖然本澳也因風暴潮令沿岸低漥地區水浸,但吸取經驗後,有關部門出台一系列防災應災措施,令「山竹」對本澳的影響大大減低。
近兩年,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措施應對颱風來襲,包括增添多種救援設備、增設避險中心並不斷完善服務、資助中小企安裝防洪閘等,另外各部門亦會定期舉行演習,包括今年4月底民防架構舉行「水晶魚」大型民防演練測試應急能力,動用多種新裝備投放到演習中,司警日前亦在內港一帶舉行低漥地區撤離演習,並採用局方專用手機應用程式掌握撤離訊息;其他如水、電、電訊公司等也有不同的方案應對,可見防災應災已成為整體社會一項重大工程。
在澳門,颱風以洪水侵襲為多,尤其下環街、內港一帶低窪地區,每當風暴潮或海水倒灌,必然首當其衝,故做除了做好抗災和緊急疏散撤離等工作外,加大基建投入亦非常重要。本澳早在2008年颱風「黑格比」後已經提出興建擋潮閘,但時至今日擋潮閘仍未動工。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相信未來超強颱風出現的頻率更高,有關部門必須加快推動擋潮閘、雨水泵等設施的建設,儘快落成各項防洪工程,並全面整頓區內渠網,改善居民生活的基本設施及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