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未來興建公屋時將避免再次出現石排灣公屋社會設施不足、居民先入住的情況。 (資料圖片)
新城A區4,000 個經屋單位年中將開放申請。(資料圖片)
陳家良認為,在都市更新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完善興建社區配套。 (張庚睿攝)
林倫偉形容,現時都更工作只待政府盡快完成相關法律制度、出台城市總體規劃編制。 (馮達輝攝)
自回歸後隨著賭權開放,令澳門這個彈丸之地急速發展;面對土地供應緊張、樓價攀升,要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配合社會發展,加快建設宜居城市,讓市民居有其所,成為了特區政府近年聚焦的施政重點。
在土地儲備方面,特區政府堅持依法辦事,按照《土地法》相關規定,嚴格管理及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截至去年9 月,已作出宣告土地批給失效的批示為73個,涉及土地面積共53 萬平方米。已確定收回的土地,特區政府表示會優先考慮建設公屋和公共設施。
在公屋建設方面,特區政府正全力推進後萬九公屋建設:填海新城A區將提供28,000個單位,分四期完成,首階段七幅土地規劃興建約7,000個單位,當中有4,000個經屋單位將於今年中開放申請。
偉龍馬路公屋項目預計提供約6,500 個單位,行政長官崔世安早前表示,偉龍馬路公屋項目的實質性研究工作預計於今年第二季完成,之後便會開展相關圖則設計;偉龍馬路公屋項目的興建工程會分三期進行,首期主要興建社會設施,第二、三期將興建經屋單位,避免再次出現石排灣公屋社會設施不足、居民先入住的情況。路氹西側東亞運大馬路預計可建約2,000 個單位,已開展土地處理及規劃的前期準備工作;發電廠原用地預計可建1,500 個單位,已開展打樁基礎工程。
新類型房屋將於2020年徵集公眾意見
隨著收回部分閒置土地和逐步落實新城填海,特區土地儲備近年來已有所增加,具備條件研究新類型房屋的問題,現時已按行政長官指示開展相關研究,並將結合「澳人澳地」政策研究,以及現階段立法會審議修訂《社屋法》、《經屋法》的基礎上,明年(2020 年)徵集公眾意見,凝聚共識。
除了興建更多公共房屋,特區亦致力於都市更新方面的工作。目前特區政府已公佈設立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長官批示,委任林金城兼任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另外批示並委任財政局副局長何燕梅,為澳門特區在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另外,立法會已細則性表決通過《都市更新暫住房及置換房法律制度》,以滿足未來受都市更新影響的市民需求。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已委託顧問公司開展《澳門都市更新研究顧問服務》,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早前表示,都市更新研究程序有五期,分別是初期報告、最終報告、公眾諮詢文本報告、公眾諮詢意見分析報告及總結報告,他相信今屆任期內可完成初期報告。
在新城建設方面,隨著整個新城填海計劃於2009 年12 月獲中央政府批核,各區域填海造地的前期工作及深化研究已陸續有序地展開。整個新城填海區分五部分,合共約350 公頃。按規劃,位處A 區位處澳門半島以東,面積五區中最大,約138 公傾,規劃用作商住社區、基礎設施、水岸公園、公共社會設施及多元產業用地。B 區位於澳門半島以南,面積約47 公傾,規劃用作道路基建、旅遊休閒、公園綠化等。C、D 區位於氹仔島北區,面積分別為33 及59 公頃。主要規劃為商住社區。E 區位於氹仔島東北角,毗鄰興建中的北安客運碼頭及國際機場,面積為73公頃。主要規劃為公共社區設施、交通基建設施、商住社區及多元化產業用地。
重整都市更新必先修復城市功能
立法議員、城規會委員林倫偉表示,隨著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作為中心城市之一,澳門的城市功能正在發生轉變,要發展旅遊業、中葡交流平台;昔日林立的工廠大廈建築早已不合時宜;而都更公司正可發揮協調、重整都市更新工作,還有修復城市功能等作用,又省卻了許多行政程序。他又形容現時都市更新工作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待政府盡快完成相關法律制度,其次是盡快出台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協助都更公司去介定城市規劃發展的公共空間,他對政府表示今年會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初步方案表示樂觀。
街坊總會副理事長陳家良認為,在都市更新過程中需要考慮到興建社區配套,包括活動設施、養老配套如長者服務中心等;建議在重建樓宇過程中通過適當放高樓層,增加樓宇單位,釋放更多低層區域作為公共空間,包括行人設施,公園等等,使整個社區配套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