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昨日在會上介紹,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本地商戶受理移動支付的機具及張貼出來的二維碼已增至近22,000家,較上一季增長近40%。 (張庚睿攝)
議員葉兆佳建議有關當局可計劃在電子支付的基礎上,進一步協助中小企在營運流程中引入或強化電子化系統。 (張庚睿攝)
特區政府早年宣布要將澳門打造成一個「以數字引領科技,智能服務民生」的智慧城市,但在電子支付普及度方面,澳門遠遠落後於鄰近地區多數城市,至今仍處於起步階段,大部分店鋪仍無法提供電子支付服務,市民平日消費還是多用現金。
立法會昨(27)日舉行全體會議,多位議員關注電子支付在澳門普及問題,建議當局應加強推廣,進一步協助中小企在營運流程中引入或強化電子化系統,讓中小企的業務跟上科技發展。
議員梁安琪質詢稱,內地不斷普及線下商戶收付款,範圍以至街邊攤販小食、街市等小商戶。去年「微信錢包」已為香港居民提供內地移動支付服務。過往特區政府大力推動電子支付的應用,但相比內地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平台,發展仍有差距,指出澳門電子支付處於萌芽階段,各金融機構各自提供移動支付,較為分散,詢問政府有何政策推動本澳電子支付的普及及優化?澳門作為大灣區的城市之一,何時可普及至澳門?
受理電子支付商戶首季增40%
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回應稱,近期金融機構向商戶推出可受理多種支付工具的聚合收款機具或二維碼,不但節省商戶店舖空間,便利了商戶收款及清算流程,更減低了商戶支付予金融機構的收款費用,有效鼓勵了商戶應用電子支付服務,截止2019 年第一季度,本地商戶受理移動支付的機具及張貼出來的二維碼已增至近22,000 家,較上一季增長近40%。而本澳現時有七間銀行和一間支付機構可提供電子支付服務。
早前有居民指內地支付工具無法在澳使用,陳守信解釋,在國家外匯管制政策下,內地居民有外匯結算限制,而澳門居民暫未有相關規定,所以本澳居民就算有內地第三方支付賬戶,亦未能在港澳地區使用相關支付功能。
議員葉兆佳建議金融機構有條件與內地金融機構合作,真正實現大灣區融合。陳守信稱,除本地銀行發行的銀聯卡外,已陸續有多間澳門銀行所發行的銀聯卡,可以上載至銀聯雲閃付APP,使澳門居民可以在大灣區內以手機進行移動支付。
他稱,最近,一家主要以互聯網渠道經營業務的金融機構已經開業,將在短期內推出本地電子錢包,除可讓澳門居民在本地進行消費付款外,更可在其集團的內地網站進行購物。另一方面,金管局會持續與內地金融監管機構溝通,爭取更多本地電子支付工具的跨境使用,便利市民在內地的消費。
葉兆佳追問在粵港澳大灣區下「普惠金融」的便利措施進展,指出早前內地人民銀行批准香港居民在香港的銀行開立內地賬戶,至於澳門地區何時可行?陳守信回應表示,「普惠金融」或「民生金融」是大灣區規劃中行先試的試點、最重要的項目,目前有港澳地區銀行的重要的、大型客戶已做到跨境開戶服務,當局正爭取一般居民在澳門開立內地銀行戶口,從而捆綁內地支付工具,方便大眾市民在內地消費。
要求機構做好私隱管控
議員施家倫關注各支付平台需下載應用程式,或會增加個人私隱洩漏機會,是否可將各銀行在人民銀行管理下集合一個應用程式中進行清算及支付交易 ? 陳守信表示,為確保移動支付服務的個人資料保護、系統穩定性與網絡安全,金管局要求金融機構在推出有關服務前,先要做好相關風險管控工作,包括按照《個人資料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在合規的要求下收集及處理客戶的個人資料。
同時,金管局就有關服務的特質,實施針對性的監管措施,包括要求機構做好應用程式的安全檢測、設置交易限額、交易提示等。金融機構亦須在有關程式內顯示安全使用提示,向客戶清楚列出使用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