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潮閘構思灣仔水道近媽閣出口段興建。 (梁啟迪攝)
工務局局長李燦烽表示,現階段正等待中央批覆擋潮閘工程可行性報告。 (梁啟迪攝)
工務局上周五(24日)到城市規劃委員會介紹內港擋潮閘工程。工務局局長李燦烽向城規會介紹內港擋潮閘工程時表示,現階段正等待審批內港擋潮閘工程可行性報告,希望可在近期得到批覆,及後會進行施工圖則設計,正朝著下半年動工的目標行事,特別爭取前期基建項目盡快動工。他亦指,施工時或須改航道保持內港暢通,並要分階段開展,施工程序相當複雜,將爭取今年下半年開展包括周邊道路基建銜接的前期工程。
李燦烽在會上稱,由於興建擋潮閘為跨境工程項目,正聽取國家部委意見,擋潮閘閘門高度將以3.85米潮位為設計基礎,再加上安全系數的高度,但高出多少則要等待進行設計施工圖則時才可計算,範圍約比閘門高出約1.5至1.6米。李燦烽又稱,由於未有施工圖則,暫時未能得出準確工程預算。
據李燦烽介紹,擋潮閘構思在灣仔水道近媽閣出口段興建,整個擋潮閘包括通航閘、泄水閘、船閘、泵站和管理區域。其中,船閘全長800米,將設置在媽閣側,用作航道平順連接。
擋潮閘閘門高度將按潮位3.85米設計,初步採取下臥式閘門;而當擋潮閘關閉抵擋潮水時,控制閘內因暴雨造成的水位上漲,需要時會啟動泵站抽排,將灣仔水道收集到的雨水抽到閘門外。工務局稱,擋潮閘防洪標準為200年一遇、排內澇標準按20年一遇設計,經評估,預計每年平均關閉兩次,每次關閉需時1.5小時。(按:「百年一遇」並不是100年只會發生一次的意思,在專業上較準確的含義是「任意一年內都有百分之一發生概率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