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天下母親都有相同心願,除了希望收到子女一束鮮花外,更大心願是見到子女健康成長。讀完平平媽媽的故事之後,可感到母愛偉大,對一個出生便是腦癱的兒子,全身癱瘓,不能說話,平時飲食,大小二便都不能自理,但過去十年平平媽不離不棄,除了一方面照料家人,料理家務,更要24小時悉心照顧癱瘓兒子,擔當照顧者角色,承受大量壓力、付出大量心力、奉獻所有時間,但照顧者誰來照顧?平平媽這類照顧者我們應盡快提供支援,特別是精神上支援,以紓緩這類照顧者面對的壓力。
向照顧者提供津貼討論已多年,按照《養老保障機制及2016至2025年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與《2016至2025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特區政府計劃在2018年至2020年的中期階段期間,開展照顧者津貼可行性研究,因應社會對此項政策的關注,社會工作局特別邀請香港大學研究團隊進行獨立專業研究,特區政府在收到報告後會根據相關內容,完成照顧者津貼政策的可行性評估,在綜合考慮澳門特區的財政狀況、可持續發展及社會意見等因素的基礎上,讓各界討論本澳是否具備條件推行照顧者津貼政策,再因應相關結論,跟進及後工作與有關安排。
無可否認,照顧者的照顧對象相當廣泛,類似平平媽的情況是其中之一,其他有需要特殊照顧者還包括嬰幼兒、成年人,長者等群體。本澳人口老齡化迅速,社會服務需求日益增長,社會多年來一直爭取照顧者津貼,但同時對如何釐定照顧者定義、如何界定受惠對象、是全面性還是針對性,亦有不同意見。未來政府收到研究團隊報告,可能還需要公開諮詢公眾意見,需要達至社會共識,實行仍要待一段時間,但支援類似平平媽這種特殊照顧者,實有需要優先處理,津貼並非單一選擇,芬蘭、英國、台灣等地的措施值得參考,除了經濟上支援外,亦不時派出社工或義工,協助照顧被照顧者,對於如平平媽這類要全天候每日24小時照顧嚴重殘障者,可以暫時紓緩一下壓力,在精神上給予他們支持,亦符合政府的家居照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