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局《旅遊業總體規劃》諮詢文本預測,十年後本澳每年旅客數字將達4,000萬人次。有市民昨日在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上認為,如今3,000萬旅客量,已令居民「吃不銷」,質疑當局只以追求亮眼的旅客數字為目的,擔心承載力會因而「爆煲」,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出席論壇的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今日的承載力與十年後不可同日而語,強調透過政策支持、優化硬件配套,能提升承載力。她又重申,預估4,000萬人次,是綜合數據分析所得,局方並非刻意追求旅客數字增長。
「澳門論壇」昨日探討《旅遊業總體規劃》諮詢文本,現場有市民擔心未來旅客增長,令澳門不堪重荷。(周婉茵攝)
昨日出席的嘉賓,普遍認同以本澳現時的承載力,旅客數量已經足夠,否則會對居民生活造成壓力,但認為未來透過優化硬件設施,以及開發新的旅遊景點,分流旅客,能提升承載力。
旅遊業議會副理事長黃輝認為,未來十年口岸數目將增加,交通系統亦陸續優化,有望容納更多旅客。然而,業界更關心旅客的旅遊模式能否轉變,如在旅客結構上,當局怎麼提升「飛機客」、國際旅客的比例。
開發新景點分流
澳門科技大學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助理教授黃穎祚認為,現時旅遊景點集中,旅客過分聚集對居民生活影響較大,透過活化其他區域,開發新的旅遊資源,承載力能隨之提升。他又強調,追求旅客數字不應是一個目標,澳門作為一個開放的旅遊城市,只要有旅客光臨都應該歡迎,一旦數字達標,就應該想辦法應對。
澳門註冊國際導遊協會會長胡惠芳則認同,未來陸續有新的旅遊項目及產品面世,可分流、轉移旅客,但認同旅客量增長的前提,是不影響居民生活。
專題報告可釋疑
不過,亦有市民認為,澳門正面臨旅客流失,不少東南亞國家亦開始走博彩帶動旅遊的路線,他們原本已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澳門根本難以競爭,不少高端旅客因而被吸納。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稱,諮詢文本中預估的旅客增長數字,是結合國際組織預測、客源市場期望、本澳過往旅客紀錄、承載力等所得,針對社會關注的承載力問題,待《規劃》的諮詢總結報告出台,當局會以專題報告形式,向公眾清楚交代。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今日的承載力與十年後不可同日而語,強調透過政策支持、優化硬件配套,能提升承載力。(周婉茵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