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基金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沙蓮達
今年3月,沙蓮達在政府總部宣誓就職退休基金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期間透露退休基金會2018年錄得5.7億澳門元(下同)赤字,消息教在場記者嘩然。事關相比2015年的800萬元赤字,短短三年間竟大幅上升達70倍。
翻查澳門立法會公共財政事務跟進委員會2018年的報告,問題似乎更嚴重,文件透露退休基金會到2032年將負債超逾2,000億元。何解基金會未來會出現龐大負債?目前情況有多嚴重?基金會又有何法處理?本報獨家專訪基金會主席沙蓮達,由她親自解開疑團,並提出兩招紓困。
要理清現時情況,首要了解澳門公務員的退休制度,目前公務員退休制度分別是2007年以前的「退休及撫卹制度」(簡稱「舊制」),以及2007年實施的「公務人員公積金制度」(簡稱「新制」),現時出現大窟窿的,正正就是「退休及撫卹制度」。
八年後收不抵支近50億
截至2018年底,舊制仍在職的公務員人數為9,125人,退休人數3,787人,供款收入約14億元,但總支出卻達19.71億元,換言之赤字5.7億元。政府更預計,到2027年符合退休條件的公務員達5,095人,到時開支將達62.21億元,別說供款持續減少,即使維持目前收入,收不抵支也接近50億元。
我們再深入查看,據政府2012年度委託美世精算顧問公司估計,舊制的基金到2032年負債將達到2,138億元,並估計之前一年退休基金的相關資產也將耗盡。試想政府的財政儲備,去年底止是5,088億元,而舊制下未來的負債已接近儲備的四成,數目煞是驚人。
所謂「耗盡資產」,那舊制的資產有多少,按最新資料,舊制2018年的總資產為164.2億元,主要分兩部分,分別是國際投資組合的131.3億元,以及定存現金32.6億元,兩者各佔總資產接近80%及20%。對於近幾年赤字嚴重惡化,市場一直懷疑是基金會投資失利,連累基金入不敷支。(圖一)
虧損因退休人增 供款人減
沙蓮達接受本報專訪時解釋,外界一直誤解以為投資令基金出現大赤字,事實剛相反,過去多年總資產回報一直表現理想,2017年回報達9.65%,2018年雖然環球股市不景,但組合也只是微跌2.46%;今年截至2月底止,非但已收復失地,更獲4.38%回報。若以成立至今年2月的平均回報計算,投資組合年度回報率達到5.8%。
她指出,近年舊制的赤字大幅上升,原因十分簡單,主要是2007年推出新制後,除編制內的司法官外,新入職公務員的供款是投入新制,舊制幾再沒有新的供款收入,只靠舊有參與的公務員供款。隨著時間過去,舊制中陸續有公務員退休,導致供款人數愈來愈少;同時因退休人數不斷上升,支出自然急速擴大,令入不敷支的情況在這幾年突顯出來。
根據基金會提供的資料,舊制在2014年支付的退休金人數為2,789人,到去年已達到3,787人,四年間退休人數增加35%,期間早已沒有新的供款,基金的開支當然急增。(圖二)隨著人的年齡不斷延長,問題更加嚴重,根據精算報告,現時所有舊制的會員,將於未來35年內退休,基金的負擔在未來50年勢將迅速增長。
維持投資組合及現金規模
面對龐大支出,究竟退休基金如何應對?沙蓮達強調,光看數字雖然嚇人,但並非一次性支付,而是長遠的分散支付責任。而且隨時間的推移,會員的離世,財政負擔相應下降。
她續稱,舊制過往可透過供款完全支付公務員的退休金,甚至還會有盈餘撥往投資組合,但現在入不敷支下,基金會需要動用基金內的定存現金來填補。然而,問題是2021年該筆定存有機會被用盡,目下解決方法是政府適當時機注入資金,以維持資金免被耗盡。
至於第二方面,是在基金的投資組合上做功夫。該組合自成立至今年2月底止,年度化後每年平均帶來接近6%的回報,該項收入對整個基金起一定作用。簡單講,目前組合規模131億元計算,一年回報就接近八億元,數目可謂不少。
難怪沙蓮達說「我們要做的是起碼維持投資組合的規模,讓其可以繼續運作,為基金提供穩定的收入」。簡單講是希望得到政府支持,不用變現組合來補貼赤字;至於會否進一步要求政府注資以擴大基金規模,讓每年的回報金額有機會增加,沙蓮達說會研究每個可行方案。
公務員退休「一定有錢收」
問到特區政府何時會注資,沙蓮達沒透露明確時間,只表示有關問題曾與相關部門多次開會溝通,整體安排暫未確定。她補充「特區政府也關心和重視長俸制計劃的財政負擔等相關問題,但需配合經濟以及未來支出做宏觀考慮」。
為更精準計算未來現金流,退休基金會最近再進行未來十至20年的現金流精算分析,報告預料今年6月至7月會公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必然會埋單,正如沙蓮達早前公開也表示「公務員未來一定有錢收」。
退休及撫卹制是怎樣運作?
退休及撫卹制度是沿用回歸前的公務員退休保障制度,由公務員和政府共同供款,比例分別為10%和20%。所收到的供款除了用於支付退休金外,也會作為滾存以進行資本增值。
在舊制下,公務員離職時的退休金會以法律規定的公式計算,當中包括年資及離職前的薪金,由於存在諸多變數,會讓政府的財政負擔面臨不確定性,政府在2007年推行一個具持續性的退休保障,即今天的《公務人員公積金制度》,自該制推出後,除特別情況外,《退休及撫卹制度》不再接受登記。
2006年底,舊制的在職會員人數對比退休金份數為12.38:1,即12.38個人的供款去負擔一位退休人士。隨著時間過去,一方面沒有新供款人,而舊制公務員又陸續退休,至2015年末,比例降至3.01:1,同年出現赤字,顯示三個人的供款並不足以支付一份退休金。去年有關比例下降至2.23:1,12年之間降幅幅度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