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九公園水塘變放生池

錦鯉荷花絕跡 非洲鰂池中稱霸
25/05/2016
52316
收藏
分享
錦鯉荷花絕跡 非洲鰂池中稱霸
錦鯉荷花絕跡 非洲鰂池中稱霸
錦鯉荷花絕跡 非洲鰂池中稱霸
錦鯉荷花絕跡 非洲鰂池中稱霸
錦鯉荷花絕跡 非洲鰂池中稱霸
錦鯉荷花絕跡 非洲鰂池中稱霸
錦鯉荷花絕跡 非洲鰂池中稱霸

生存能力極度強橫、對其他魚類以至生態環境威脅甚大的非洲鰂(Tilapia mossambica),在本澳可謂蹤跡處處,繼本月中澳門自來水公司外判捕魚公司在路環石排灣水庫撈捕逾1,800條非洲鰂後,原來在澳門三大名園之一的盧廉若公園,民政總署於上月又撈起約1,000條非洲鰂。

然而,記者昨日到公園視察,發現非洲鰂數量依然龐大,水面下密密麻麻,盡是這些碩大魚類,由於民署當初沒有在水塘飼養魚類,相信是有人放生,十年間非洲鰂雄踞水塘,而公園長久以來的賣點──錦鯉和荷花,則日見稀少,有學者指出,民署再不作出補救措施,錦鯉將絕跡。至於在污濁池水生存的非洲鰂,若有人偷偷撈捕,再賣給街市魚販,後果可大可小。

盧九公園水塘內觸目是碩大的非洲鰂,民政總署上月已撈捕逾千條,但數量依然龐大。(梁佩茵攝)

非洲鰂(或非洲鯽)學名叫莫桑比克吳郭魚,又名吳郭魚、非洲仔、福壽魚、羅非魚,一般長15至30公分,最巨型可達50公分(約20英吋,重逾十多斤),最初生存在東非洲坦噶尼喀湖(見附稿),之後輾轉由人帶往世界各地繁殖。

列世界百大入侵物種

由於非洲鰂非常粗生及雜食,鹹淡水都能生存,低氧及混濁水環境亦難不倒牠,加上繁殖力驚人,甚至在水稻田裡都能夠生長,具挖巢護幼或口孵護幼之習性,對本土魚種威脅甚大,在許多地方成為入侵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將牠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盧九公園變放生池

如此強悍魚類,本應在自然界自游自在,但原來本澳卻有人把非洲鰂當觀賞魚飼養,待非洲鰂成年後無法再養,便帶往公園或水庫放生,位於荷蘭園大馬路的盧廉若公園,就是其放生地之一,足有兩個標準泳池般大的水塘,變成非洲鰂落戶的天堂,有說非洲鰂在公園水塘蟄伏已十年,但確實時間無從稽考。

民政總署表示,相信是有人把水塘當放生池,呼籲市民不要在水塘放生魚類。(梁佩茵攝)

荷花絕跡、錦鯉難活

有經常到盧廉若公園的市民表示,公園素以錦鯉及荷花著稱,但近十年魚塘的錦鯉已愈來愈少,以往一餵魚整個水塘都是錦鯉,還有龍吐珠,顏色鮮艷,非常漂亮,但現在已不復再。

亦有市民稱,近日本來到水塘觀賞荷花,詎料整個水塘空蕩蕩,荷花絕跡,再欲觀錦鯉,那知水塘九成都是非洲鰂,或許是有人放生,加上無人打理,觸目盡是這些灰黑貌醜的大魚,再者民政總署似無心打理,池水非常混濁,相當礙眼。

盧九公園本以錦鯉著稱,惟數量日益稀少,昨日所見只寥寥數條。(梁佩茵攝)

上月撈千條非洲鰂

據民政總署表示,非洲鰂適應力及繁殖力驚人,導致水塘內的非洲鰂數量愈來愈多,但該署之後會有措施應對,其實,早在上月,已派員在水塘內打撈起逾1,000條魚,絕大部分是非洲鰂。

民署又指出,該署由始至終不會在水塘飼養魚類,相信是有市將水塘當放生池,以致水塘內甚麼魚類都有,民署在現場已樹立告示牌,提醒市民切勿隨便放生。

民署表示,會視乎情況,不定期撈捕水池內魚類,以調節水池內生態平衡。

世界未來重要食糧

其實,非洲鰂雖然「樣衰」,掠食力驚人,容易破壞生態平衡,但正因為其繁殖力強大,加上肉質不俗,泰國名菜「炭燒非洲鰂」甚受食家歡迎,是以成為目前世界水產業收成重量位於第一的重點科研培養、養殖魚類,且被譽為未來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在落後地區,窮人吃不起名貴海鮮,非洲鰂就成為他們桌上美食。

位列本澳三大名園之一 盧九公園今成非洲鰂老巢

位於荷蘭園大馬路的盧廉若公園,古稱娛園,又稱盧家花園或盧九花園,亭台樓閣,池塘橋榭,洞臺飛瀑,奇石異岩,曲徑迴廊,是港澳地區惟一具有蘇州園林風韻的名園,曾被稱為是澳門三大名園之一;1992年,更被評為澳門八景之一。

盧廉若公園現時面積10,875平方米,園內水塘約兩個標準泳般大。盧廉若公園原為龍田村的農田菜地,1870年被富商盧華紹(人稱盧九)購入,並由其長子盧廉若聘請香山人劉吉六設計,按蘇州名園風格構築園林。

1912年5月,孫中山應園主邀請,下榻於園中的春草堂接見澳門中葡知名人士和革命人士。直至1973年,澳葡政府將公園購入,修葺後對外開放。

盧廉若公園構築精奇,園內水塘約兩個標準泳池般大,誰想到竟成為非洲鰂的棲息地。(互聯網圖片)

非洲鰂凶猛又迅疾 生存力贏鯉魚九條街

據記者昨日現場觀察,盧廉若公園水塘內的非洲鯽和鯉魚比例,粗略是9:1。澳門環境諮詢委員會、澳門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表示,從生態學角度來看,在水塘內,魚、水藻及微生物三者形成一個生態環境,但單一物種過多過密,會導致生態平衡受破壞;以水塘內的非洲鰂來講,牠屬於外來物種,較鯉魚凶猛及快捷得多,導致鯉魚因無法進食足夠食物相繼死亡,最終可能令水塘內的鯉魚完全消失。

何偉添又指,非洲鰂在水質較差的環境仍可生存,但鯉魚則只能在水質良好的環境才能存活,反映盧廉若公園水塘水質出現問題,希望民署加強人工補水,增加水體氧氣,改善水質。

同時,何又建議民署派員將部分非洲鰂撈起,平衡水塘的生態環境,並加強保安及宣傳標語,防止市民將公園水塘當作放生池。

非洲鰂相當粗生,水中含氧量極低都能繁殖,最大的非洲鰂長約50公分(約20吋),體形驚人。(互聯網圖片)

非洲鰂源出東非坦噶尼喀湖 位列世界第六大淡水湖

非洲鰂不但生存力強橫,牠的老家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原來亦非常有名,湖大如海,位列世界第六大淡水湖。

坦噶尼喀湖位處東非坦桑尼亞與中非剛果民主共和國交界,東面是著名的東非大裂谷。坦噶尼喀湖屬於斷層湖,是世界上最狹長的湖泊,面積32,9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淡水湖。

坦噶尼喀湖其蜿蜒曲折的湖岸線長達1,900公里,南北約679公里,寛度平均50公里,湖的最深處位於北端,深達1,470米,僅次於俄羅斯的貝加爾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進入坦噶尼喀湖的大小河流眾多,包括馬拉加拉西河、魯濟濟河、卡蘭博河等。目前有四個國家聲稱擁有坦噶尼喀湖的一部分,分別是布隆迪、剛果民主共和國擁有45%、坦桑尼亞擁有41%和贊比亞擁有14%。坦噶尼喀湖對溝通非洲內陸國家,促進經濟發展起了重大作用,中非國家許多進出口物資都從坦桑尼亞經坦噶尼喀湖運往各地。

非洲鰂的老家位於東非坦桑尼亞的坦噶尼喀湖,此湖位列世界第六大淡水湖,廣袤無垠。(互聯網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