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親堂每日都有市民前來拜祭先人。(吳泳欣攝)
思親堂二樓化寶爐未被封前。(吳泳欣攝)
思親堂與民居相距極近。(吳泳欣攝)
位於氹仔盧廉若馬路的菩提禪院建成逾半世紀,建築內部設骨灰堂予善信供奉先人骨灰。
隨著城市發展,寺廟四周被大廈、別墅包圍,有附近居民就向本報反映,指祖堂長期有市民「燒衣紙」祭祀祖先,所以民居長期被黑煙圍攻,苦不堪言!
附近大廈居民余先生表示,他大概4、5年前搬到寺廟附近居住,甫住入已有灰燼問題;因為數量增加越來越多,慢慢影響到該區空氣質素,曾試過數次在睡覺時被煙焗醒,聞到更覺頭痛。
余生補充其中一個爐較近其住所,加上風勢相應,每逢有人燒衣便倍覺辛苦。他們大多數居民有向廟方投訴過,但沒收到任何回覆,余生忍不住以電話聯絡過廟方負責人,但廟宇稱燒衣有灰燼是很正常的事。
另一該區居民黎先生表示,很多市民燒完之後,廟方任由其繼續「煨」,濃煙持續幾個小時,灰燼吹得全屋都是。
居民受苦日久便向環保署查詢,得到的回應只是稱向寺院提供過相關指引。而本報記者走訪數日,菩提禪院終於有所回應,他們無辜表示,「燒衣紙」並非佛門中人所主張。
果然法師表示,寺院一直努力於把該地方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亦不斷跟善信及來祭祀的人溝通。他稱燒衣情況有所減少,再加上院內兩個化寶爐已經封起,直接禁止燃燒。
如今只剩一個化寶爐,冒出濃煙更勁。(受訪者提供)
既然廟方不主張用「燒衣紙」方式,為何又要在思親堂周邊興建多達3個化寶爐?果然法師就聲稱其在寺廟時間不長,不清楚化寶爐是甚麼時候開始存在。封了兩個、剩餘一個化寶爐供市民使用,果然法師稱要逐步與善信交流,不能一下子要他們全然改掉不燒衣紙該習慣。
但除了有善信燒衣紙外,有附近居民廟宇裡面有時會燒樹葉及雜草,甚至還會燒書,味道濃烈及煙非常黃。
果然法師回應表示,在寺院應該不存這個情況,廟方人員會把書籍列進圖書館;如認為已不需要書籍則會讓善信隨緣自取,可以借去閱讀。他強調會將書籍傳播出去,並稱相關書刊是一種文化傳承。
直到3月26日,本報接到居民余先生通知,指位於思親堂正門的化寶爐亦終於被封。另外有居民亦就此事向立法會議員反映,因此在3月27日舉行的立法會中,環保局局長譚偉文回應此事,其稱局方於上星期已與菩提禪院方面溝通,廟內的化寶爐會停用,化寶亦會採取集中燃燒,長遠而言會鼓勵廟宇購買過濾設備。
但在今日4月1日記者視察思親堂正門的化寶爐,發現仍在開放使用,而在場拜祭的市民則向記者表示,寺廟人員請他們到另一處,即是位於廟內土地公旁邊一個規模較細的化寶爐進行燒衣紙,本報記者嘗試與寺廟聯絡但對方沒有回覆。
持續關注本澳環境污染問題的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亦應本報邀請到菩提禪院視察了解情況。他表示,本澳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每逢過時過節有祭祀活動,不可小瞧所產生的空氣污染量,而菩提禪院與受影響的大廈相隔不足10米;對民居確有很大影響。
現時的紙紮祭品所含的塑膠成份頗高。(吳泳欣攝)
加上現時的紙紮祭品所含的塑膠成份頗高,容易產生高致癌毒素,例如是二噁英,其影響不可謂不大。
陳俊明表示,以現時技術條件,本澳是完全可以實行無煙祭祀,包括在化寶爐內安裝抽風機及過濾網,延長排氣管,甚至可以安裝活性炭過濾器,進一步除去異味,而且所需費用並不高。
不過他表示,由於現時本澳沒有相應法規規管化寶爐排放污染物的指標,所以多年以來澳門的祭祀場所都是如此做法;但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樓宇密度增加,市民的環保意識抬頭,對處理空氣污染的要求應該要更高。他建議政府與寺廟協相,考慮提供資助讓寺廟安裝過濾設備;另外,燒衣紙所產生的灰燼如果不好好處理,最後還是會污染水土,建議政府定期向寺廟回收灰燼進行固化處理。
長遠而言,陳俊明建議政府還是要立法將祭祀場所列入污染源項目進行規管,監督其排氣量;並持續探討如何朝環保方式去進行祭祀活動。
(編輯:賴蘇武 李倩瀅)
寺廟方在樓梯處化寶爐上張貼了環保局發出的信件。(吳泳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