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星建議,這方面應配合多點公眾教育,可令政策更加容易水到渠成。)
澳門政府當局計劃就膠袋收費立法。今(28)日出席公開活動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受訪時表示,膠袋收費在香港至今已實施10年,成效明顯。他指,在2005年,香港整體相關的膠袋每年達80億個之多,但實施法規後,近年每年大約有40億個相關的膠袋,減幅明顯,但按總量計算人均量仍大,故今年將會再檢視香港現有的法規是否有空間改善,包括收費水平等,如現時最低消費港幣5毛,因當中存在豁免收費範疇。他解釋,當時考慮平衡大家食物衛生健康和減廢,但在亞洲一些類似城市,例如台北或首爾,最近的寬免範疇比香港還窄,將參考相關經驗,從而進一步收窄香港豁免範疇,從而加強減廢。
有傳媒問及當初香港推出膠袋收費法案時,坊間是甚麼反應及政府是如何推動市民的意識。黃錦星坦言,當初法例推行時,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因為該法案是改變市民和相關業界的行為習慣,由於改習慣是有一定的過程。當時香港是分兩個階段落實進行膠袋收費,第一階段是以超市和連鎖店作為起步,直到近年擴展至全香港的零售層面。他指,10年前市民的社會意識沒有現時那麼強,但相信近年全球,包括香港、澳門,市民對減少即棄塑膠的意識「係高咗好多」。他又建議,這方面應配合多點公眾教育,可令政策更加容易水到渠成。
(編輯:麥敏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