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風暴後,歐美發達國家經濟陷入長期低迷,歐美日等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同時,亦採取結構性減稅,特別是美國,不僅助其「再工業化」,而且提升就業率,而中國在面對經濟放緩的處境下,持續減稅一定程度上亦起到抑制經濟持續衰退旳作用。中央自十八大以來一直有序推進「減稅降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中再次強調,要在早年減稅降費基礎上進一步「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做到減少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務負擔,並確保所有行業稅務負擔只減不增。
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力,觀察企業的發展持航力能知大概。中國已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須提升國際間的競爭力。更大規模減稅,對中國自身整體經濟是最有效率的推進。對於廣大企業,特別是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在早年持續清費降稅基礎上,大規模減稅不僅能大幅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生產與運營成本,而且有助於實質性增強企業發展後勁。所以國家稅收表面上的確因為減稅而減少,實際上反而形成更強的納稅能力。
同時,更大規模減稅不僅有助於提高民營企業運營、成長與發展的能力和活力,而且有助於民營企業形成創新創業風氣。從這個意義上說,更大規模減稅,既能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亦是一個更好實現穩增長的重大經濟決策。
眾所周知,內地的中小微企業基本都是民營企業,其中大部分民營企業又都是製造業企業。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經濟下行、國民經濟結構迫切需要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大幅度降低製造業和民營中小微企業稅務負擔,等於這類中小微企成長及發展得更好,國家經濟發展就健康,社會就穩定,然而,大規模減稅目前只是推動國家民營經濟及整個經濟持續朝更快更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方面性改革和選擇。如果國家想民營企業家安心做生意,還必須按政府工作報告給出的要求,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顯然,在基本經濟制度和法治規範建設等方面,內地還有很多工作要做。